安徽百戏城项目竣工亮相
安徽百戏城项目竣工亮相
安徽百戏城项目竣工亮相中国青年报客户端(kèhùduān)讯(余小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jìzhě) 王海涵)6月(yuè)18日,安徽巢湖之畔,中建二局(èrjú)承建的全国一流现代化杂技综合艺术剧场——安徽百戏城项目竣工亮相并且亮灯,将于近期正式开放。这是安徽首个(shǒugè)以杂技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剧场集群项目,将自然意象(yìxiàng)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展现出安徽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安徽文化新名片、新地标。
百戏城(chéng)外观。王明强/摄
安徽百戏城(chéng)项目位于安徽合肥市(héféishì)滨湖新区,南邻巢湖风景区,西邻安徽创新馆,总建筑面积约4.0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约1200个座位的专业杂技剧场(jùchǎng)、约500个座位的地方戏小剧场(xiǎojùchǎng)、约400个座位的综合性小剧场以及排练、管理等配套附属用房等。
建筑(jiànzhù)外形灵感源自巢湖浪涛打磨的“玉石”,呈“多曲面异形(yìxíng)空间结构”;东侧杂技剧场与西侧小剧场(xiǎojùchǎng)呈30度夹角,模拟玉石碰撞后的裂痕;中央连廊为大跨度空间异型弯(wān)扭钢结构,以徽州竹编为原型打造;北立面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刻巢湖波浪纹理,在(zài)阳光下呈现水流冲刷视觉景象。
安徽百戏(bǎixì)城项目打破传统剧院单一(dānyī)功能模式。其中,杂技剧场整体高差36米、横跨(héngkuà)90米,为(wèi)全国最大的单片翻转舞台剧场,采用“镜框式+沉浸式”双模式舞台,配有36台数控威亚系统;地方戏小剧场的可变式观众席能够切换成7种布局(bùjú);综合小剧场配备全息投影幕布,可转换为沉浸式数字艺术展馆。
安徽百戏城项目屋面共有8块空间异形曲面,坡度差异大,此外,杂技剧场与(yǔ)地方戏小剧场(xiǎojùchǎng)结构连接设计的造型(zàoxíng)独特,外挂装饰板后(hòu)的造型类似花篮状,安装精准度要求高、难度(nándù)大。“我们经过多次方案比选、论证,通过地面拼装、设备吊装、高空翻转、姿态调整、胎架支撑等技术措施,突破一系列重难点,完成了(le)建设目标。”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项目经理白根婧介绍。
内部一角。余小敏/摄(shè)
安徽百戏城也是安徽首个通过(tōngguò)绿色建筑三星级预认证的演艺场馆类项目,引入“会呼吸的建筑”理念,屋顶的菱形采光孔与(yǔ)垂直绿化带形成自然通风系统。该项目对(duì)提升安徽省公共(gōnggòng)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láiyuán):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kèhùduān)讯(余小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jìzhě) 王海涵)6月(yuè)18日,安徽巢湖之畔,中建二局(èrjú)承建的全国一流现代化杂技综合艺术剧场——安徽百戏城项目竣工亮相并且亮灯,将于近期正式开放。这是安徽首个(shǒugè)以杂技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剧场集群项目,将自然意象(yìxiàng)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展现出安徽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安徽文化新名片、新地标。
百戏城(chéng)外观。王明强/摄
安徽百戏城(chéng)项目位于安徽合肥市(héféishì)滨湖新区,南邻巢湖风景区,西邻安徽创新馆,总建筑面积约4.0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约1200个座位的专业杂技剧场(jùchǎng)、约500个座位的地方戏小剧场(xiǎojùchǎng)、约400个座位的综合性小剧场以及排练、管理等配套附属用房等。
建筑(jiànzhù)外形灵感源自巢湖浪涛打磨的“玉石”,呈“多曲面异形(yìxíng)空间结构”;东侧杂技剧场与西侧小剧场(xiǎojùchǎng)呈30度夹角,模拟玉石碰撞后的裂痕;中央连廊为大跨度空间异型弯(wān)扭钢结构,以徽州竹编为原型打造;北立面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刻巢湖波浪纹理,在(zài)阳光下呈现水流冲刷视觉景象。
安徽百戏(bǎixì)城项目打破传统剧院单一(dānyī)功能模式。其中,杂技剧场整体高差36米、横跨(héngkuà)90米,为(wèi)全国最大的单片翻转舞台剧场,采用“镜框式+沉浸式”双模式舞台,配有36台数控威亚系统;地方戏小剧场的可变式观众席能够切换成7种布局(bùjú);综合小剧场配备全息投影幕布,可转换为沉浸式数字艺术展馆。
安徽百戏城项目屋面共有8块空间异形曲面,坡度差异大,此外,杂技剧场与(yǔ)地方戏小剧场(xiǎojùchǎng)结构连接设计的造型(zàoxíng)独特,外挂装饰板后(hòu)的造型类似花篮状,安装精准度要求高、难度(nándù)大。“我们经过多次方案比选、论证,通过地面拼装、设备吊装、高空翻转、姿态调整、胎架支撑等技术措施,突破一系列重难点,完成了(le)建设目标。”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项目经理白根婧介绍。
内部一角。余小敏/摄(shè)
安徽百戏城也是安徽首个通过(tōngguò)绿色建筑三星级预认证的演艺场馆类项目,引入“会呼吸的建筑”理念,屋顶的菱形采光孔与(yǔ)垂直绿化带形成自然通风系统。该项目对(duì)提升安徽省公共(gōnggòng)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láiyuán):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