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西安产业转型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体育正文 259 0

西安产业转型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西安产业转型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工业机器人在法士特高智新工厂广泛替代(tìdài)人工生产。(记者 窦翊明 摄(shè)) 西安比亚迪总装(zǒngzhuāng)工厂生产线。(记者 窦翊明 摄) 西安光机所科研人员正在技术(jìshù)攻关。(记者 谢伟 摄) 在陕汽新能源重卡生产基地汽车总装配线上,一辆辆重卡从(cóng)生产线开出,即将奔赴远方。(记者 窦翊明(dòuyìmíng) 摄) 链式布局(bùjú)、绿色转型、数字赋能……西安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八百里秦川谱写产业转型壮丽(zhuànglì)篇章。 这座千年古都褪去传统工业旧羽,展开智能升级新翼。陕鼓智慧车间机械臂群舞(qúnwǔ),比亚迪新能源产线每53秒下线新车。渭河两岸“产业森林”生机盎然,三星半导体、华为物联网(liánwǎng)、隆基绿能竞放科技与绿色(lǜsè)之花。数字基因注入城市血脉,雁塔AI“最强大脑”算力(suànlì)惊人(jīngrén),中科(zhōngkē)星图空间的数字地球流转云端数据,大唐不夜城AR秀点亮古都元宇宙。 从丝路驼铃到今朝,西安正以(zhèngyǐ)“链”为(wèi)笔、以“绿”为墨、以“智”为纸,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构建(gòujiàn)集群优势打造“链式经济” 依托“链长制”机制,西安围绕19条重点产业(chǎnyè)链,推动(tuīdòng)上下游(shàngxiàyóu)协同发展。光伏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电站等全环节,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25年,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liǎngduān)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此外,光子产业通过“追光计划”集聚300余家企业(qǐyè),形成光子材料、制造、传感三大(sāndà)领域协同发展的生态,2025年预计产业链规模超(chāo)280亿元。 横向拓展应用场景,激活“产业生态”。作为西安(xīān)“链式经济”的典范,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以“链长制”为抓手,依托比亚迪、吉利等(děng)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形成涵盖电池(diànchí)、电机、电控(diànkòng)的全产业链生态,并且通过政策引导充电设施建设布局。 世界500强德国采埃孚(cǎiāifú)亚太地区唯一的气体发生器生产(shēngchǎn)基地、致力于新能源商用车电驱系统研发与(yǔ)生产的西安智德汽车、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的乔路铭科技、研发生产智能底盘零部件(língbùjiàn)的中鼎股份等多家核心配套企业……龙头引领(yǐnlǐng)、零部件企业抱团、产业园区持续补齐短板的“链式”生态正在西安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链配套(pèitào)企业(qǐyè)达(dá)50余家,累计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共同编织了一张紧密协作(xiézuò)、互为支撑的产业网络。2024年,西安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拉动(lādòng)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陕汽新能源重卡销量占国内市场10%,每10辆新能源重卡中即有一辆“西安造”。 在(zài)空天领域,西安依托航天六院、西飞集团等“国家队”,布局商业航天新赛道,支持北斗应用、卫星载荷等研发,打造军民(jūnmín)两用无人机生产基地。建设全球首个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园,培育星际荣耀等民营火箭企业。阎良(yánliáng)航空基地打造的(de)军民两用无人机产业集群,实现从碳纤维复合材料到(dào)飞控系统的全链自主可控。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孵化的中科宇航(yǔháng)动力,更将3D打印发动机技术推向国际前沿。 产业链的物理叠加(diéjiā)正转化为创新链的化学反应(huàxuéfǎnyìng)。依托秦创原平台,推动(tuīdòng)“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创新。西北有色(yǒusè)院牵头建设国家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西部超导带动超导材料产业集群(jíqún)发展,中科创星等孵化平台为光子企业提供“技术+资本”支持,助力赛富乐斯等企业突破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 2024年,西安规上(guīshàng)工业增加值增速达(dá)6.5%。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de)(de)同频共振,更是链式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的生动诠释。这座在丝绸之路上曾缔造商贸传奇的千年古城,如今正沿着产业链的经纬线,编织着新时代的产业锦绣。 绿色低碳转型(zhuǎnxíng)重塑产业底色 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zhìzào)名单(míngdān)中,陕西以新增4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的亮眼成绩上榜。 近年来,西安锚定“双碳”战略目标,构建起以光伏产业为引领的绿色(lǜsè)能源生态圈(shēngtàiquān)。隆基绿能构建“绿电+绿氢”解决方案,推动光伏产业零碳化;积极开展多元化光伏项目(xiàngmù)试点示范,规划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dìsì)医院)航天城院区等分布式光伏电站(diànzhàn)项目,预计未来25年将累计发电2203万度,节省电费(diànfèi)共计21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万吨。 《西安市(xīānshì)“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营运新能源公交车(gōngjiāochē)、出租车,清洁能源汽车占比达100%,并推进绿色(lǜsè)货运配送项目工程(gōngchéng),打造绿色高效(gāoxiào)的现代物流体系。目前,西安新能源产业领跑全国,汽车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比亚迪西安基地年产能达百万辆,构筑起辐射西北、影响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此外,在新型储能领域,由陕鼓深度参与研发和建设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MW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róngliàng)并网发电成功,70万立方米(wànlìfāngmǐ)储气库全部投运,创造了(le)单机(dānjī)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zhuǎnhuàn)效率三项世界纪录。以陕鼓为代表的工业企业通过绿色低碳方案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传统产业也通过绿色制造焕发“青春”。法士特“黑灯工厂”生产(shēngchǎn)效率提升3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陕西(shǎnxī)恒盛集团打造“商砼之家”平台,推动建材行业降本增效超3.6亿元。中铁长安重工完成(wánchéng)从传统燃油设备(shèbèi)到新能源装备的迭代跨越,通过创新动力回收系统,“电驱设备”每台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84万元(wànyuán)。 在低(dī)碳技术研发领域,西安创新主体持续突破。西安大医集团研发的TAICHI平台将(jiāng)放疗设备成本缩减40%,绿色医疗设备覆盖全国85%的三甲医院;创瑞激光(jīguāng)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减少材料浪费(làngfèi),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轻量化制造。 目前,西安经开区已形成包含32家(jiā)国家级绿色(lǜsè)工厂、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及(jí)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的立体化生态矩阵;2025年,西安西咸新区计划非化石能源消费比(bǐ)重达到(dádào)16%左右,单位(dānwèi)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8%……这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正在重塑西安产业版图,千年古都正以绿色发展为墨,书写着产业“新绿”。 通过(tōngguò)数智创新再构产业版图 近日,为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西安市面向全国征集首批(shǒupī)数字化改造服务商(fúwùshāng)和“链式”转型牵引(qiānyǐn)单位。 西安正以数智创新为引擎(yǐnqíng),加速谱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业新篇。这座丝路起点(qǐdiǎn)城市,通过数智创新再造千年(qiānnián)古都的产业版图,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让数智“秦腔”愈发响亮。 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fāzhǎn)中心以其500P算力(suànlì)(每秒50亿亿次运算)支撑起212家企业和院校的创新需求,西咸新区大数据基地、延安华为云等节点协同构建的立体化算力矩阵,正助力陕西向“2026年(nián)人工智能产业链规模破千亿(qiānyì)”目标迈进。 5G-A网络与AI深度融合的(de)地铁8号线(hàoxiàn)、依托5G专网实现无人行李车调度等20余项(yúxiàng)智能场景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交大二附院的AI配送机器人……西安在加速布局算力集群后,算力“飞”入(rù)千行百业,产业应用场景不断“上新”。 在这里,智能制造引领工业升级,法士特“黑灯工厂”采用123台(tái)工业机器人,生产效率提升30%;隆基绿能(lóngjīlǜnéng)电池工厂每0.8秒产出一片电池片,智能化产线支撑全球领先地位;在这里,数字(shùzì)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ónghé)。诺瓦星云为春晚提供8K超高清显示技术,其LED显控方案国际领先。达升科技(kējì)研发抱(bào)夹机器人,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在这里,数字平台重构产业生态。“商砼之家”平台链接(liànjiē)千家建材(jiàncái)企业,交易额超80亿元,西安国家超算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产业提供算力支撑,加速数字技术应用落地。 站在数字(shùzì)文明与工业文明交汇的历史节点(jiédiǎn),西安(xīān)正以“智变”催生“质变”,在算力基建夯基垒台、智能制造迭代升级、数实融合纵深(zòngshēn)推进的协同共振中,为“数字丝绸之路”的新图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tóusù)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guīshǔ)央广网所有(suǒyǒu),未经授权不得转载(zhuǎnzǎi)。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wǒmen)将追究责任。
西安产业转型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