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未来·一起发现”科普阅读表达活动在南宁举办
“语未来·一起发现”科普阅读表达活动在南宁举办
“语未来·一起发现”科普阅读表达活动在南宁举办
5月23日,广西(guǎngxī)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广西代驾行业(hángyè)消费调查报告,并约谈代驾服务运营商和服务平台。调查发现,代驾服务协议(xiéyì)存在大量霸王条款、代驾平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代驾平台售后服务形同虚设(xíngtóngxūshè)、代驾服务保险处于真空地带等诸多问题突出。专家建议,平台应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biāozhǔn)和透明的运营机制,完善监管机制。
广西消委会(xiāowěihuì)副秘书长黄倩表示,2024年10月(yuè)至12月,广西消委会围绕代驾(dàijià)服务的使用行为、满意度、安全与(yǔ)纠纷处理及行业规范需求等方面,在广西对滴滴代驾、花小猪代驾、哈啰代驾、e代驾、洪师傅代驾、时代驾、微代驾、九州代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10个代驾平台及临时代驾情况开展消费(xiāofèi)调查,并对代驾平台的响应速度(xiǎngyìngsùdù)、售后服务、服务协议等维度进行分析对比。
广西消委会将10个代驾平台分为自营型、纯聚合型、区域加盟型等3类代驾经营模式(móshì)。广西消委会工作人员发现,不同的经营模式在代驾服务(fúwù)权责划分、司机(sījī)管理、售后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cúnzài)较大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47.8%的广西消费者(xiāofèizhě)使用过代驾服务,六成消费者选择(xuǎnzé)代驾服务的原因是酒(jiǔ)后代驾,消费者更关注代驾平台的服务专业性、接单速度、费用合理性。
在调查中(zhōng),超过五成的车主(chēzhǔ)认为代驾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影响(yǐngxiǎng)消费者的行车安全。经综合评判,代驾平台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低于70分,处于一般水平。
消费者秦女士(nǚshì)称,她(tā)发现代驾平台的收费不透明,有的平台通过低价或补贴等方式诱导消费者选择低价或“一口价”套餐(tàocān),实际收费却高于标注的“一口价”;有的平台“订单(dān)等待时间过长(guòcháng)+诱导加价”现象频繁发生,算法优先向代驾司机推送“加价单”,延长了普通消费者的等待时间,降低消费者体验感。
报告显示,10个代驾平台中,除了滴滴代驾外,其余9个代驾平台均强调平台仅是撮合消费者和服务(fúwù)方(fāng)的(de)信息平台,而非交通服务提供方,以此规避运营责任,不(bù)对代驾纠纷、代驾服务质量、消费者负责。这一现象凸显出行业内存在显著的消费安全隐患,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quányì)。
“代驾行业基本属于无主管(zhǔguǎn)单位、无准入(zhǔnrù)门槛、无统一标准的‘三无’行业,处于监管空白区域。”广西消委会消费指导与质量监督部主任李竞莹说,目前未明确代驾行业由哪个部门监管,代驾服务(fúwù)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就可以(kěyǐ)提供代驾服务,平台仅需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经营许可证,就可以“上线”代驾中介服务,而代驾司机(sījī)不直接拥有营运车辆,只提供运输服务,只需取得机动车(jīdòngchē)驾驶证即可参与(cānyù)服务。
调查还发现,代驾平台为追求规模扩张(kuòzhāng),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司机(sījī)审核流程的方式,甚至将审核权限转嫁给代驾服务公司,忽视事关消费者(xiāofèizhě)生命安全的服务质量和司机管理;通过代驾服务协议(xiéyì)将消费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与代驾司机。“超六成的消费者不(bù)了解或不关注代驾服务协议内容,一旦发生代驾纠纷或交通事故,消费者往往会面临代驾平台推诿(tuīwěi)责任、消极处理的情况。”李竞莹说。
此外,代驾(dàijià)服务协议中(zhōng)还存在大量霸王条款,如平台(píngtái)单方面保留随时修改协议的权利,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或放弃服务;代驾平台对代驾安全责任进行过度(guòdù)免除,将代驾纠纷处理、开具发票、收费标准等责任转嫁给消费者、代驾服务公司(服务方);存在诸多加重消费者权利义务的条款,包括在代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未及时报警及报(jíbào)保险造成被代驾车辆不能理赔(lǐpéi)的,由消费者承担全部责任。
平台“甩锅”现象突出(tūchū)
2024年10月,在南宁一家(yījiā)酒店门口,车主吕先生找了一名代驾司机并(bìng)让对方(duìfāng)帮忙下单。几天后,他发现存在一条代驾司机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记录,然而平台和代驾司机互相推诿责任,最终吕先生向有关部门(bùmén)投诉后该问题才得以解决。
“消费者使用代驾(dàijià)服务遇到服务质量差、乱收费、交通事故等售后问题时,往往投诉无门,维权困难重重。”李竞莹说,八成(bāchéng)的代驾平台明确不对代驾服务纠纷、代驾服务产生(chǎnshēng)的交通事故承担具体责任,要求车主自行与司机(sījī)协商解决,消费者普遍反映代驾平台官方客服处理(chǔlǐ)问题不及时,甚至有部分代驾平台提供的联系方式无法接通客服。
在消费者接受(jiēshòu)代驾服务(fúwù)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引发的(de)(de)纠纷占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代驾平台的代驾服务协议中均明确(míngquè):消费者使用代驾服务时发生交通事故,应首先在车主保险限额范围内解决。这意味着,消费者使用代驾服务时如遇到交通事故,要先行承担车辆损失责任,其人身及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李竞莹表示,代驾平台还把主要保险(bǎoxiǎn)责任转嫁给消费者投保(tóubǎo)(tóubǎo)的(de)保险公司,要求代驾车辆保险至少包含交强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及相应的不计免赔,若因车辆不符合要求造成的任何纠纷或者损害,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平台宣称(xuānchēng)投保了数百万元的‘代驾责任险’,但该保险仅适用于代驾司机过失导致的第三方人身财产损失,或仅(huòjǐn)覆盖车辆损失,车内财物丢失并不在保障范围内。”
消委会开整改“处方(chǔfāng)”
约谈会上,广西汽车流通(liútōng)行业协会、广西保险行业协会代表以及律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代驾行业乱象丛生(cóngshēng),根源在于行业监管缺位(quēwèi)、行业经营者短视逐利(zhúlì)、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建议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或完善代驾行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监管细则,并联合开展(kāizhǎn)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代驾行业的违法行为(wéifǎxíngwéi),要求代驾平台给消费者、代驾司机投保覆盖车辆损失、司乘人身伤害(shānghài)、第三方责任的综合性“代驾险”。
广西消委会专家团成员、广西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柳(yángliǔ)建议,代驾平台要(yào)把消费者(xiāofèizhě)安全放在首位,严把司机准入关,建立健全司机考核、培训体系,设立服务评价淘汰机制,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和透明的运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完善(wánshàn)保险机制,不断优化消费者体验。
“消费者要在正规代驾(dàijià)平台下单代驾服务(fúwù),谨防‘低价引流’和路边蹲点(dūndiǎn)的(de)‘黑代驾’风险。”李(lǐ)竞莹提醒(tíxǐng)消费者,选择代驾服务时,要通过正规代驾平台的APP或小程序下单,确保与代驾平台形成(xíngchéng)明确的合同关系。使用代驾前、后要拍摄车辆状况,要求(yāoqiú)司机当面确认,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4年,广西12315平台共接到涉及代驾的投诉举报180起,代驾服务价格较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jùtǐbiǎoxiàn)为相同距离下收费存在差异、不同平台或代驾员执行的收费标准不一致等。另外(lìngwài),代驾过程(guòchéng)中,若因代驾员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受损或产生违章记录,代驾公司及代驾员往往不予处理。她建议平台应加强对代驾人员多收费、乱收费的核实处理,鼓励对确属代驾责任引起的损失先行赔付。
黄倩(huángqiàn)表示,广西消委会要求各代驾平台6月30日前向广西消委会提交书面整改方案。对于(duìyú)没有按要求出席约谈会的百度地图、九州代驾、时代驾、哈啰代驾,广西消委会将(jiāng)密切(mìqiè)关注这4家机构的整改情况,对于拒不改正的,将行使法定职能,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